即墨區潮海街道:共建共治 共享發展 “紅色品牌”蹚出群眾幸福路
近日,即墨區潮海街道和順社區頤和花園東區小區內,160余名居民坐著“紅馬扎”,為電動車充電區域選址問題吵得“熱火朝天”。
“不行不行,選址離著我們太近了,不安全……”
“收費怎么收啊,會公布明細嗎?很貴吧……”
“車棚有嗎?不帶車棚的話,下雨下雪天氣怎么辦……”
“大家先靜一靜……”作為“馬扎會議”召集者,和順社區黨委書記韓琳先心平氣和地安撫了爭吵者的情緒,從區域選址問題到如何挑選第三方,為大家一點點分析起來。2個小時的討論下,選址問題初步敲定,居民的疑問也解開了。
小場景反映大民生。像這樣在家門口的“議事”,僅僅是即墨區黨建引領社會治理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即墨區潮海街道圍繞夯實基層治理基礎,在抓牢城市社區黨建工作的同時,精心培育創建一系列“紅馬扎”“紅管家”“紅網格”“紅綠存折”等系列“紅色品牌”,探索實施社區治理共治共享、融合發展新模式,形成一條黨建引領社區精細化治理新路徑。
行走的“紅馬扎”是家門口的“議事廳”
和順社區黨委轄區服務著城市花園、和順社區花園、頤和家園北區、化肥廠宿舍、頤和家園、頤和家園東區6個居民小區,且多為老舊小區。2021年,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等重點實踐活動,和順社區黨委創新社區服務工作模式,探索提出了公眾參與社區治理的“行走的紅馬扎”協商議事會。
由社區黨委統一購置紅色馬扎,不拘于議事場地,問題在哪里,紅色馬扎就到哪里,將協商議事的場地搬到居民的“家門口”。打破在傳統會議室開會居民放不開、講不清的局面,形成協商討論、談心談話不拘一格的議事模式,讓居民在自己熟悉的地方暢所欲言,為群眾提供協商議事的便利,營造眾人來協商的良好氛圍。
稱職的“紅管家”是無物業小區的“守護者”
大華社區因大華機械廠而得名,服務著大華機械廠宿舍在內的15個居民小區,且多為“老破小”,經過40多年的風吹雨打,破舊的墻體和斑駁的樹影成為了這個地方的“風景線”。隨著時代的發展,這里的常住人口除了老人就是外來人口,其中,有10個小區為無物業開放小區,安全和環境情況堪憂。
2021年3月,一個由熱衷公益事業的離退休老黨員組成的團體正式組建成志愿者,自成立以來,他們通過值守巡邏、調解矛盾、美化樓院、環境維護等形式,積極參與社區事務,這便是“紅潤大華”品牌的開端。
隨著實踐探索的不斷深入,大華社區黨委因勢利導將這些志愿者成立為“紅管家”,因深受小區居民信任,“紅管家”又全員全票當選小區業主委員會。由此,“紅管家”已然成為社區基層治理的一股重要力量。
小區附房多年失修漏雨漏水,“紅管家”通過議事會發動居民自籌資金、自選施工隊維修;
樓道墻體臟亂,“紅管家”主動擔當,組織人力物力整修粉刷,樓道面貌煥然一新;
大華宿舍片區被列入老舊小區改造計劃后,居民都紛紛響應黨委號召,在“紅管家”帶動下,對自家小煤屋、小附房等違章建筑自覺進行了拆除。
……
“紅管家”的守護,提升了社區居民參與治理的積極性。為此,大華社區因勢利導,以轄區青少年為主體組成,培養了“小管家”隊伍,打造了“孝化大華”品牌,堅持“教孩子以化家長”理念,重視對小區孩子參與社區治理意識和能力的培養,經常組織小區孩子參加生態保護、孝老愛親等各類志愿活動,并設置了積分獎勵辦法予以鼓勵和引導。
目前,大華社區“小管家”500余人,超過小區孩子半數。他們自覺維護小區環境,積極開展垃圾分類、消防安全、文明禮貌等宣傳活動,還經常提醒自己父母、身邊人關愛小區,成為了社區治理名副其實的生力軍。
多年堅持發展和完善“雙管家”的治理做法,大華社區形成了“居民事居民辦”“有事先找社區黨委,投訴毀了社區形象”“小事不出議事廳、大事不出居委會”的強烈集體意識,物業費收繳、鄰里關系調處、上級任務落實等棘手問題在大華社區“都不是事”,居民日常投訴趨向于零。
兜底的“紅網格”是大事小情的“集散地”
如今,潮海街道社區治理中的紅色元素越來越豐富:
通過構建“鎮街黨(工)委+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樓院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五級黨建引領組織架構,大力推進的“紅網格”建設在社會治理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近日,古城社區網格員提報的一則“電動車在樓道充電”的待辦事項顯示在網格化社會治理中心的智慧大屏上,從發現到辦理完結,僅一個小時的時間,這樣的隱患就被排除,這得益于“紅網格”的兜底作用。
2021年10月份,古城社區在全區率先實施了網格員專職化,同步建立了樓長單元長社區管理體系,這樣,古城社區黨委基本完善了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樓院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組織體系,同步建立了社區、網格、樓長、單元長四級社區管理體系,為日后的網格黨支部+基礎社會網格做好了基礎準備。
年底,古城社區黨委又實施了網格黨支部加基礎社會網格的雙網融合服務群眾模式,以文昌居網格黨支部和支部所在的第十二、十三、十四、十五網格緊密結合,支部書記初永超任組長,形成“老帶新”機制,對于群眾反映的任何問題進行即時解決,到2022年六月份,古城社區的群眾投訴率大幅下降,基本從每月60件左右降到每月不足20件,成效明顯。
感受到了雙網融合的治理成效,古城社區黨委立即探索這一模式,筑巢引鳳,2022年年底引進了警格的進駐,在社區實施了“警格+網格”服務群眾全區試點,民輔警與網格員聯動,協調做好為民服務工作。今年以來,已累計收集網格事件4.2萬件,處置率達100%、辦結率達99.8%。隨后,即墨區行政審批局、醫保局、紅十字會、開發區供電所的電力網格、自來水公司等紛紛進駐古城社區,黨建引領+N充分發揮作用,居民在家中足不出戶能享受到社區服務便利,幸福感和獲得感顯著提升。
可兌換的“紅綠存折”是社區溫暖的“見證者”
在騰馬社區,人手一本“存折”,這本存折記錄著每個人的志愿服務積分和獲獎榮譽,也講述著基層社區治理的故事。
為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工作要求,潮海街道騰馬社區黨委率先推出“紅存折”,給轄區112名在職黨員發放了“紅存折”,通過“紅存折”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用實際行動為市民辦好事、辦實事。
所謂“紅存折”,就是潮海街道騰馬社區黨組織推出的一項黨員積分管理機制,社區黨委制定《“紅存折”管理辦法》,明確評分事項及積分標準,在職黨員每參加一次志愿服務活動都將轉化為貢獻分存進“紅存折”,累計積分達到一定標準后就可以到社區兌換相應的物品。社區黨委設專人對積分進行登記,并定期在社區居民工作群和黨務公開欄中“曬一曬積分”“比一比存款”“亮一亮工作”,激發黨員參與社區工作、積極為群眾辦實事的熱情,促使黨員將“紅積分”轉化為工作動力。
今年以來,騰馬社區積極調動居民參加社區治理積極性,創新引進居民“綠存折”,居民志愿者參與社區環境治理及日常監督,改造社區環境臟亂差現象,將文明理念成為一種內生動力和文明自覺,人人都是保潔員、宣傳員、監督員、治安員。
“本周六我們將開展紫薇苑小區的樓道整治清理,依托黨員和居民志愿者進行集中清理,還樓道一片整潔,消除隱患。”騰馬社區黨委書記王璐璐說。
除了積極參與社區活動和治理外,黨員和居民志愿者們還定期開展社區老人及困難戶居民走訪慰問活動,送去米面油等日常用品,與社區老人們聊敘家常,讓老人安享晚年;了解困難居民的需求,及時出手相助,用實際行動表達對他們的關愛。一方是“有求必應”的黨員,一方是“積極性高昂”居民志愿者,雙方合力推動社區精準治理。
近年來,潮海街道緊緊圍繞全區大抓基層黨建工作部署,全面落實即墨區委組織部工作要求,堅持“一社區一特色、一黨委一品牌”思路,深入推動16個城市社區基層治理多點開花、全域出彩,聚合區域內各領域優勢資源,賦能民生保障,增強群眾獲得感,推動形成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高質量發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