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1165”社會治理下的全國首家社區互聯網訴訟服務工作站
點點鼠標,就能司法立案;坐在家中,打開手機攝像頭,就可以開庭……“讓打官司像網購一樣方便”,如今,在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已經從設想變成了現實。
2020年,即墨區藍村街道創新推出“1165”社會治理模式。在此之下,聯合即墨法院在當地設立的社區互聯網訴訟服務工作站掛牌試點,在全國開了法院和鎮街社區共建共治共享的先河。讓法院職能延伸到社區,把訴訟服務送到百姓家門口,成為打通司法服務“最后一公里”的民心實事工程,更是“自治、法治、德治” 融合的基層社會治理的鮮活實踐。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阮久紅(后排左二)一行到社區互聯網訴訟服務工作站調研
今年3月,青島市發起“我愛青島·我有不滿·我要說話”(“三我”)民聲傾聽主題活動。在“三我”活動縱深推進的背景下,在“學深圳、趕深圳”的持續熱潮之下,各區市都拿出了自己的創新舉措廣開言路。
于是,藍村街道在青島市率先大膽推出“1165”社會治理模式。以黨建為引領,打造1支街道、社區、村居三級政法員組成社會治理骨干隊伍,搭建1個智慧化管理平臺,統籌全街道網格員、治安員、調解員、社區法律顧問、志愿者及其他社會力量等6支隊伍,發揮5大治理效能精準治理,實現“融合資源惠民生、聯防聯控護平安”的治理目標。
從機制架構到實施路徑,“1165”描繪出了符合當地實際情況的特色路子,展現出當地黨委政府虛心聽民意、真心解民憂、耐心紓民怨的為民情懷。
智慧庭審,敲響社會治理法槌
“原告、被告,能聽清嗎?”
“可以”、“沒問題”。
4月16日,在彌漫著消毒水味的即墨法院審判庭內,除了帶著口罩的主審法官和書記員外,旁無一人,一場特殊的線上庭審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經過庭前調試,兩位當事人的高清影音圖像按時出現在審判席的電腦屏幕上。
這是一起合同糾紛案件,原告姜某起訴被告藍村街道某單位,要求其償還工程款70萬。法官在審判庭與在律所的原告代理人、在藍村街道王演莊社區的被告三方連線,進行遠程庭審。經過訴辯爭鋒、舉證質證,不到一個小時,這場同步錄音錄像的互聯網庭審當庭宣判。當事人“隔空”表示服判息訴,一場“云庭審”就此畫上圓滿句號。
這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即墨法院聯合藍村街道通過互聯網進行的首場庭審。
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讓法院和街道黨委政府都感到值得合力推行。
于是,一個月后,藍村街道王演莊社區互聯網訴訟服務工作站正式揭牌。足不出“社”就能打官司的社區互聯網訴訟服務工作站被當地群眾親切稱為“社區互聯網法庭”。
在戰“疫”的關鍵時期,社區互聯網法庭屢立戰功。幫助視力殘疾的安先生遠程判結勞務費;為26名工人追回130萬元工資;一位企業家在出差途中通過手機連線調解了合同糾紛……
遵循“源頭預防為先、非訴機制在前、法院裁判終局”的思路,社區互聯網訴訟服務工作站實現了糾紛預防化解、網上立案、網上庭審、法律服務、法制宣傳、協助審執業務等6項功能。通過鏈接“山東移動微法院”及一體化辦案平臺,上線網上立案和庭審系統,形成了糾紛調處線上線下“同步走”格局。
工作站網上庭審解糾紛 實現訴訟服務“零距離”
多方合力,保障融合機制運行
事實上,在2020年全國“創新社會治理典型案例”中,各地不乏堅持黨建引領,構建城鄉治理新格局的好經驗。而青島即墨藍村街道的“1165”基層社會治理模式獨樹一幟地將互聯網法庭融入其中。
“我們在當地黨委政府支持下,聯手編織了一張司法密網,推動‘互聯網法庭'建設真正融入社會治理大局。法院直接結對社區,而社區剛好有當地黨委政府培養的65名受過專業培訓的政法員,他們可以常駐工作站,成為法官的‘黃金搭檔'。同時,當地政府的司法所和綜治中心工作人員,以及村莊干部甚至一些‘鄉賢',都能來助力。這對于需要不斷‘查物找人'卻又面臨很大辦案壓力的法院來說,是一個極大的人力補充,讓快速辦案成為可能。”作為社區互聯網法庭的主要發起者,即墨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趙韶先用“融合”來形容它的運行。
誠然,再好的頂層設計也需要有人去執行落地。藍村街道社區互聯網訴訟服務工作站的建立得益于其先前推行的“1165”社會治理模式。
群眾有矛盾糾紛可直接到社區互聯網訴訟服務工作站求助,專職政法員指導當事人網上立案后,即墨法院將案件通過調解平臺分流到社區、村居政法員進行“兩級調”,調解成功的予以司法確認或終結;調解不成的,社區政法員可以指導群眾網上立案、網上庭審,形成閉環式調解模式。
今年以來,即墨法院向藍村街道工作站推送案件208件,調解成功156件;在工作站立案83件,調解成功69件。
庭審“搬”進社區 鄰里握手言和
源頭預防,推動糾紛前端化解
“一分錢沒花,一趟法院沒去,沒出社區就解決了困擾我8年之久的大難題,這份感激真不是幾句話能表達的!”當拿到蓋著法院紅章的裁定書后,替百名民工討薪的包工頭韋先生長舒一口氣,握著替工人們維權的藍村法庭庭長與社區政法員的手久久不放。
8年前,韋先生帶領百名民工順利完成一項工程建設,沒想到卻在200余萬元的勞務費結算上遇到“攔路虎”。漫長而無果的討薪路,曾一度讓韋先生失去信心。
今年5月,聽說藍村街道王演莊社區建立了互聯網訴訟服務工作站,韋先生和幾位民工代表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前來求助,接待他們的是社區政法員于錫中。于錫中熱心地幫其免費寫了訴狀,并在社區的立案窗口通過訴訟服務平臺立了案。
案件受理后,考慮到該糾紛時間長,涉及上百名農民工勞務費的支付,矛盾激化、案情復雜,即墨法院藍村法庭庭長張國先與于錫中多次在社區約談當事方,聽取各方意見,歸納案件爭議焦點。經過多番協調,終于達成調解協議。雙方當事人于當日向即墨法院申請司法確認,即墨法院于當日立案并出具裁定書,在工作站現場向當事人送達。
在互聯網法庭辦公室,于錫中將一年來接手調解的卷宗整理得井然有序,調解記錄、調查記錄、調解協議書、回訪記錄……每個案子都獨立成冊,嚴謹而齊全。
采訪過程中,他的手機多次響起,都是周邊群眾打來約時間想來求助調解的。“以前,村民遇上糾紛心里打怵,就算走上法庭贏了官司,也是傷了和氣。如今,來到社區工作站,拉家常、說心話,一些‘疙瘩'就能解開,這樣接地氣的調解方式,群眾更容易接納。”于錫中成就感十足地介紹說。
“經過半年多的實踐,社區互聯網訴訟服務工作站在化解矛盾糾紛方面確實發揮了大作用,很多一觸即發的矛盾化解在基層,避免了群訪群訴案件的發生。工作站建立以來,僅在王演莊社區就調解了156余起矛盾尖銳糾紛。”藍村街道黨工委副書記于宗志介紹說,以解決問題為導向,將這些社會問題和民生痛點化解在萌芽狀態,可以很好地治療社會發展中的“未病”。
目前,藍村街道正在開展“無訴訟、無越級上訪、無重大治安和刑事案件”的“三無”村居創建工作,營造和諧有愛的氛圍,最終促進社會治理水平的不斷提高。
韋先生在藍村街道王演莊社區互聯網法庭開庭
便民服務,創新普法宣傳載體
群眾知法懂法,才能更好地守法用法。社區互聯網訴訟服務工作站處在司法為民的最前沿、社會治理的第一線,具有扎根基層、貼近群眾的優勢,在發揮著訴源治理作用的同時,還延伸著法治宣傳,為法院和當地黨委政府的普法工作提供了有利陣地。
今年,擁有36年民警經驗的郭吉強被派到了南泉社區互聯網法庭成為專職政法員。他的到來給社區群眾帶來濃濃的安全感,成為周邊群眾的“和事佬”,游走在群眾之間的普法“教科書”。
“我知道事情的嚴重性了,再也不耍賴了!我先賠償一半,剩下的一定一年內付清!”家住南泉社區的王先生終于在調解協議書上簽了字。
原來,3年前,王先生開車撞傷了韓女士的女兒,后經法院判決,應賠償對方6萬余元。誰知,王先生遲遲拖延不肯支付賠償款,還將上門討要的韓女士打成輕微傷。
得知這件事后,郭吉強不厭其煩地約談王先生,先后不下十五六次。不懈的勸導普法,終于讓倔強的王先生低下了頭。
這只是郭吉強配合即墨法院執行局辦結的眾多案件中的一例。在他制作的《1165工作機制信訪事項登記臺賬》里,從當事人的個人信息,到反映的問題、處理情況,全都字跡工整地記錄著每一項進展。每個案子都是一次對群眾解疑釋惑的普法過程。
法官也會定期到社區互聯網法庭開展法律咨詢、法制講座、現場開庭、判后答疑等普法活動,常態化地將審判席“搬”來至此,開啟巡回審判2.0模式。每一次“零距離”庭審,對旁聽群眾而言,都是一堂生動的法治課,通過“以案釋法”實現“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確實如此。除了審判功能,借助社區便民大廳還設立了訴訟服務窗口,社區政法員和志愿律師免費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代寫訴狀,指導當事人網上立案、庭審、執行遠程約談等,當事人只要輕點鼠標,就可以實現全市、全省乃至全國的網上立案、跨界調解、網上庭審,節約了很多司法成本和時間成本。今年以來,藍村街道共指導210人網上立案,102名當事人在工作站參加網上庭審、執行約談。
同時,法院還將法律文書通過網絡傳輸到工作站,政法員通過社區網格化管理網絡,幫助找人查物、送達等1227件次。
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成效,即墨法院和藍村街道主要負責人都充滿信心:“我們相信,將司法審判融入基層社會治理之中,這個模式一定會實現‘1 1>2'的效果。”
群眾有難事,社區互聯網訴訟服務工作站為其成功調解
目前,即墨法院已陸續在龍泉、鰲山衛、段泊嵐等其他鎮街也建成了共11處社區互聯網訴訟服務工作站,讓“楓橋經驗”由傳統模式向現代模式轉化升級,以“互聯網”+“司法”+“社區”的“星星之火”,照亮全區“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的“燎原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