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開展海葬30年來 24544位故人在青魂歸大海2021/10/27 9:41:24
魂歸大海三十年,碧海長天藏思念。
10月26日上午,青島海葬(暨生態葬)工作開展三十周年紀念活動莊重舉行。
上午8時,在青島市殯儀館舉行公共祭奠儀式,敬酒、獻花、放飛、放生等環節寄托著逝者家屬的哀思。此次公共祭奠儀式充分踐行綠色祭奠的理念,采取敬獻花環、祭文朗誦等方式寄托家屬對親人的思念,活動中還設置吉祥鴿放飛、錦鯉放生等環節,讓這份思念有了一份生的寄托。
公共祭奠儀式后,家屬乘坐大巴車抵達八大峽碼頭,乘船20分鐘抵達指定海域,開始海祭儀式。海祭儀式現場同樣簡單而莊重,共分紙蓮放飛寄哀思、鮮花花瓣撒大海、黃土五谷獻至親、懷念親人三鞠躬四個環節。11時船只返航,結束整個公共海祭儀式。當天,共有34個家庭為紀念45名逝者參與此次海祭。
此次活動,是在疫情常態化防控下的一次綠色祭奠活動。青島在全國是較早開始海葬的城市,記者從青島市殯葬事業服務中心了解到,從1991年10月31日至今,累計在青島海葬故人24544位,陸地自然葬921位,按最嚴格的測算標準,永久性節約土地140畝,不保留骨灰生態葬累計減免14015500元。青島市年度不保留骨灰生態葬2500具左右,占市殯儀館年度火化量的19%。因推行綠色祭掃,每年所減少二氧化碳和有毒物質排放不可估量。
>>>莊重
放飛吉祥鴿,獻上“海洋之歌”玫瑰
10月26日上午7時許,深秋溫暖的陽光穿過清風微涼,肅穆的氛圍在青島市殯儀館海葬廣場縈繞。距離海祭儀式公共祭奠儀式開始還有一段時間,廣場上已經聚集了前來參加儀式的數十位逝者家屬。
上午8時,儀式正式開始。為了讓儀式辦得簡約而莊重,主辦方設置多個環節,每個環節的設置都意味深長。例如在祭品追思環節,司儀向故人獻上三杯飲品:一杯老酒,濃情熱烈;一杯清水,質純高潔;一杯清茶,清遠流芳。不同的祭祀代表不同的寓意,但終歸是對故人的情感寄托,對生者的衷心祝福。
在公共祭奠環節,還設有敬獻花環、佾舞祭禮、祭文追思、祭品追思、心祭追思、放飛吉祥鴿、鮮花追思、放生錦鯉環節,環環相扣,讓家屬有心靈的寄托。放生錦鯉環節,每個家庭派出一名代表,將數尾錦鯉在放生池中放生。記者注意到,當魚兒重新回到水中暢快游泳之時,不少家屬默默注視著它們,是對家人的告別,也是對生命的敬畏。當吉祥鴿放飛之時,人們的目光忍不住跟隨鴿子投向天空,讓鴿子帶去自己的思念。
“沒想到主辦方能給我們考慮得這么周全。”一位家屬說,“原本覺得將是一次簡單的祭奠儀式,沒想到來到現場發現主辦方已經做了用心的安排,不僅給每位家屬準備了統一的黃色絲帶、紙蓮花、鮮花、手套等物品,還給家屬們準備了口罩、一次性雨衣等,讓我感覺很溫暖。”
據了解,此次主辦方為做好海祭儀式做了充足的準備。例如在家屬獻花環節,每位家屬手上都有一朵藍紫色玫瑰,名叫“海洋之歌”。家屬們將“海洋之歌”獻給海葬的親人,寓示了對選擇海葬這種綠色喪葬儀式的人們的贊美,如一首唱給海洋的歌一般灑脫和浪漫,無言勝千言。
>>>情思
小提琴替代哀樂,家屬撒下故鄉土
公共祭奠儀式現場,音樂也一改以往的播放哀樂形式,邀請樂隊現場演奏,通過小提琴演奏等方式將悲傷的情緒淡化,將思念的情思延長。現場有一支四人組成的樂隊,包括打擊樂器、鍵盤、吉他,以及小提琴,循環演奏《大海啊故鄉》等曲目,一直持續到主會場結束,除中間特定環節外都沒有間斷。
公共祭奠儀式過后,家屬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統一乘坐大巴車,抵達八大峽碼頭。上午10時,兩艘快艇從碼頭出發,直奔指定海域進行海祭儀式。當駐船于這片海域,海鷗或云集、或三五結隊,在船間輕巧地劃過,時而婉轉、時而盤旋、時而翩翩、時而徘徊、時而俯沖下來、時而又飛入云霄。從這里北望,棧橋、小魚山、八大關、五四廣場、小麥島、石老人……青島沿海美景、城市魅力盡收眼底;西望是充滿魅力的西海岸新區;遠眺東南則是有名的“候鳥驛站”大公島。
船笛長鳴,海祭儀式開始。家屬們將從逝者家鄉帶來的土拋撒向大海,讓故人能感受到家鄉親人的思念;撒下五谷、鮮花花瓣,放飛紙蓮花寄托哀思……在活動最后,所有家屬面向東方,向大海深深三鞠躬,向故去的親人鞠躬。
為了做好海祭工作,不少工作人員在忙前忙后。“海葬活動有利于減輕百姓喪葬負擔,也是一種安葬新風尚。我們要把海葬常態化、個性化、人性化做到更好,倡導市民越來越支持海葬、自然葬活動。”青島市殯葬事業服務中心生態安葬科副科長相恒坤說。
>>>講述
為海奉獻一生,父母“如愿以償了”
海祭活動現場的逝者家屬中,一位頭發半白的老人顯得很激動。老人叫沙穎平,今年65歲。28年前她的母親去世,兩年前父親去世,她和家人遵照父母遺愿選擇海葬,“終于如愿以償了。我爸媽的遺愿都是海葬,這次一起祭奠他們,我們非常滿意這個儀式。”
沙穎平介紹,她的父親沙學坤是上海人,1953年來到青島工作,在中科院海洋所主要從事魚類研究。沙學坤為我國海洋科研奉獻了一生時光,他參加過全國第一次海洋普查,從南到北走遍我國海岸線。“所以,我爸的遺愿就是等他老了以后,就回到海里去。”沙穎平說,她的母親早在青島舉行第一次海葬的時候就關注到這件事,“我媽說等她走后,就把骨灰撒到棧橋頭上。”
沙穎平也是海洋工作者,在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工作,“三十年前的時候,我就聽說了海葬這件事,因為當時要舉行海葬,還是我們單位給指定時間、劃定海域。”之后,沙穎平也不斷關注著海葬的進步,從一年兩次到一年幾次,儀式也越來越完善、參與人越來越多,“我覺得這是非常好的事兒,我身后也希望采取這種方式。”
據沙穎平介紹,辦理海葬的手續很簡單,她先給父母預約登記,“去年因為疫情防控,暫停了海葬儀式。今年海葬恢復之后,工作人員打電話通知了我家,并在今年3月10日進行撒海儀式,完成了兩位老人生前的心愿。”
父母選擇海葬,在沙穎平看來,祭奠也更方便了。“我們家今年就買了一束花,到海邊撒到海里。我現在有外孫了,也會帶上他,說‘你太姥爺、太姥姥都在海里看著你呢’。看著孩子的背影,我就會想一陣我爸,想一陣我媽。”說到這里,沙穎平的眼淚止不住汩汩而出,“爸媽去了最想去的地方,我家離海邊近。守著大海,可以天天跟爸媽‘說說話’,特別好。”